【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和美。——爱因斯坦教育最动人的时刻是生命与真善美的相遇:在懵懂困惑中求得真知,在困顿艰难中坚守一份善意,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获得一幅幅美的画图。——守望者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一个老师应当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责任感。我常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好人,情感丰富的人,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很快进入文本,自然也就会朗读得声情并茂。总之,老师要具备消化教材的胃,这个胃就是“品位、道德、智能”的总和。这个胃是靠勤劳和汗水,长期修炼得来的,而且还得天天充电,不然它会萎缩。——于永正
2006年暑假,我应邀在贵阳为参加全国小学阅读大赛的老师们上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并讲了我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认识。课后,一位青年教师对我说:“我曾经上过这一课,也听过不少老师上这一课,但是都没有像您这样把教材解读得这么好、概括得这么好的。真的,就像您说的,这法那法,钻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只有老师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我们很想知道,您是怎样钻研教材的。”
好多老师听了我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秋天的怀念》以及《林冲棒打洪教头》等课,都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圆明园的毁灭》,觉得这篇课文写得并不怎么样(许多课文初读时都有这个感觉);读着读着,发现它的妙处来了!读出味道了!这时心头一热,很激动。第二自然段写的什么?原来是写圆明园的布局呀!它规模宏大,布局巧妙!一个“众星拱月”作了形象的概括。这是“鸟瞰”,由高处看圆明园。接下来三、四段则是走进圆明园,在园内看到的景、物。先写建筑。那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僻静的“山乡村野”;有仿造的名胜,也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不但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有大有小,大小相间;有仿有创,交相辉映;有中有西,中西合璧,岂不美哉?什么是艺术?艺术求新,艺术求变!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道理就在这里。接着写的是园内珍藏的珍贵文物。一个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承上启下。园内无数的“奇珍异宝”都是价值连城啊!但是,无数国宝被掠夺一空!圆明园被毁灭了!以上这些都是我读出来的。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自己读懂了,感悟了,再引领学生重新走老师的阅读之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在课堂上是个谙熟一切的向导,只是在前边引领着,提示着,点拨着,有时也作些必要的解说。“书忌耳传”“文贵自得”。这是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读,读明白了,真情才会有,才能“文意兼得”。课内放一放有关录像也可以,它可以帮助学生从形象上感受。但它取代不了读书,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也不在那里。因为学生学的是语文,要得“语”得“文”,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没有“读”的实践,语言从何而来?能力从何而来?只为了得“意”,看看录像就行了,但那就不是语文教学了。不能企图读一两遍就能进入文本,即使悟性好的人。我就是读啊思啊,思啊读啊,一遍又一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贯通,有了新的发现!《管子·内业》有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助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教材要钻研。只要钻研到一定程度,终会有结果的。我练得了一身坐冷板凳的硬功。什么时候读得兴奋起来,这篇课文准能上成功,准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是所有课文都需要深入研读,没有时间,也没必要。像常识性课文、说明文,一般读几遍就行了,把它朗读好,再看看“教参”,就能走进课堂了。
朱永新:今天我们还需要读书吗?
朱永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读”本来包括朗读,但由于朗读很重要,所以专门说一下。朗读是进入文本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备课时备朗读。因为教学时老师要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又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所以我钻研教材时,总少不了朗读这个环节。默读时,课文中有些理解不到、体会不出的东西,一朗读就感受到了,体会出来了。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活的,所以它有助于理解,能让读者和听者感受乃至感动。尤其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我在朗读《秋天的怀念》时,读到母亲说的:“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我的心为之一动!母亲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说,而是用问的语气说?一个小小的问号告诉了我们多少东西啊!母亲在有病的儿子面前,真是小心翼翼呀!生怕哪句话没说好,惹儿子发脾气!我朗读“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时,就连母亲的表情都出现在我眼前!这个问号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商量,是小心翼翼呀!朗读有时能使我理解得更多,感受得更多。朗读好人物对话不容易。但一旦把它读好了,语言背后的东西就呈现在眼前了。这时候,我就有把握走进课堂了。朗读是走进文本的需要,也是阅读教学的不可缺的手段。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语文课充满灵性和活力。于永正:我不会再愚蠢地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退休之后的大反思,使我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钻研教材虽然要靠“自主”,要“单打独斗”,但也要“合作探究”。思维需要碰撞;碰撞,才会发出明亮的火花。我喜欢与同事交流、探讨。无论是“官方”的教研活动,还是“私下”的个人交谈,常常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与别人交流是借“智慧”,会非常便捷地走入文本。与老友张庆、高林生、高万同、徐善俊、孙景华、郝敬华等人见面,三句话不离本行——谈的都是教学。激昂慷慨,眉飞色舞,常常谈得天昏地暗,忘乎所以。这是一辈子的毛病了。我的好多课是在与同事的交谈中得到启发而设计的。一次,与张庆老师闲聊,不知怎么聊到了《白杨》。张老师说:“这篇课文里有个关键词叫‘高大挺秀’,这个词中又有个关键字叫‘秀’。抓住了它,一切便迎刃而解了。‘提领而顿’,就‘百毛皆顺’了。”这使我恍然大悟,于是抓住它,走进了《白杨》。心中果然明亮起来!备好课一上,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时候言者无心,但听者的我却“有意”——“有意”,别人的智慧就被我偷来了。我也偷过高万同的智慧。一天,他在评一位老师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说道:“林冲不仅仅是谦虚,有礼貌,‘让’才是他的最本质的品格。林冲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他一让再让,实在无路可退,才揭竿而起,造反了。”后来,我认真地读了高万同老师根据《水浒传》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又重温了《论语》中有关写孔子五大美德——“温良恭俭让”的一段话,弄明白了“让”的内涵。这时,我对林冲这个人物便有了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在这个故事中,林冲身上的“让”,体现得十分突出——洪教头进到大厅,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是“礼让”;被洪教头奚落、羞辱了一顿,他不但不怒,反而连声说“不敢,不敢”,是忍让;洪教头掂起棒来,“耍了一阵”,大喝一声:“来!来!”,林冲说“请教了”,是谦让;一交手,洪教头举起棒“劈头打来”,三五回合后,林冲找个破绽,却只是“一扫”,洪教头“扑”地倒地,而未受伤(万一伤着了,也不是要害)!这是什么让?——宽让!我在淮安上完这一课后,一位年轻的老师对我说;“于老师,您太厉害了!您抓到人物的本质上了!我们怎么看不出来?您‘让’出了一片新天地!”他说的“新天地”,不单单是说我的课吧?要善于倾听,做个“有意”的听者。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上课也是这样,不看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自己上课,是坠入“庐山”;听别人上课,是跳出“庐山”。跳出来,反而能把课文看懂了,把“课”看清楚了,把自己看明白了。听别人的课,至少能帮助你熟悉教材。这是我的切身感受。有许多课文,我是边听别人上课边理解,由片面理解,到全面、准确地理解的。有许多课的教学方法,也是听了别人的课想出来的。我听别人课的时候,常常这样想:这个词、这段话应该怎样解读?这个环节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因为我跳出了“庐山”,所以便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又因为我把自己当作“参与者”,所以执教者的成功和失误,都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这样,一加一,就大于二了。著名小语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听了我执教的《秋天的怀念》后,评价很高,说这是我继古诗《草》的教学之后,又一座里程碑。我听了几位老师上这一课。听课时心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怎样把握这篇课文?怎样解读母爱?怎样教才能较好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教才能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文本。首先得准确地、全面地解读文本,解读母爱。我读着读着,答案逐渐清晰起来。母爱在一句句话里,在一个个动作里,在一个个表情里,一句话,母爱就是一堆细节!一切都在细节里!继而我想:这一堆细节的背后又告诉我们什么?于是我继续读,继续思,又读懂了一个个细节的内涵。至此,我心里有一种释然的感觉。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在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披文人情,披文入理,几个往复,既读懂了母亲,读懂了作者,又留下了语言。这篇课文的教学实录在《中国教师报》上全文刊登,编者加的大标题是“留下语言”——这位编辑是深谙语文教学的。听别人的课——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误较多的——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门打开了,我跟随他进去以后,不但他的发现属于我了,他没有发现的,我也很容易发现——因为我是个跳出“庐山”的人。收获大呀!我要不是听了几位老师上《秋天的怀念》,我不可能那么深入地思考它,研读它。当教研员听课,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当老师的时候,我也经常听同事的课,更不放过任何一次听名师课的机会。只要抓得紧,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谈话。读一本杂志呢?一本杂志发表几十篇文章,有几十位作者,那就是和几十位智者交谈呀!我非常喜欢读杂志。《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福建教育》《小学教学参考资料》等杂志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同一篇课文,往往会从几本杂志上同时读到几位名师对它的解读。这对我来说,就像和这些作者一起座谈。我会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会把他们的长处综合起来,为我所用。“组装”本身也是一种创造呀!不要怕别人说我们“抄袭”,作者发表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杂志刊登他们的经验,就是为了传播。学习、移植、组装,有什么不好?只要对教学有帮助,对学生有好处,这样的移植多多益善!我们应当“善假于物”,只不过这个“物”是指别人的见地、别人的经验罢了。
有些老师对我说:“于老师,我也按您说的,反复读了,可读了许多遍,还是没有多少发现,不能像您那样领会得那么好,而且,我怎么练,也不如您朗读得好。问题在哪里呢?”是呀,为什么同一篇教材,有人进入得快,有人进入得慢;还有的人虽然进去了,解读却出了偏差?为什么一篇课文同样朗读了三遍,有人读得有声有色,有人却读得味同嚼蜡?我读过黄永玉教授写的《凭自己的高兴读书》。文中有这样几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一位长者曾对我说过的话,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这位长者告诫我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老师也得有消化教材的胃,这个胃就是文化。首先得读书。语文老师得是个读书人,一个会读书的人。其他各科的老师也应当是。不但要读专业书,还得读其他的书,尤其是文学书。还得会读书,要“文意兼得”,不可只知个大意。书读多了,“知识背景”就会广阔。“知识背景”广阔,理解力、想象力才会丰富。人的理解能力受到“知识背景”的制约。如果你对历史上的萧何和曹参不了解,那么你读书时遇到“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就会茫然;如果你对京剧知之甚少,那么你遇到“四功五法”“生旦净丑”之类的词语便会不知所云。文化的内涵很丰富,除了知识外,还包括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等。有人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的气质。”“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淀的总和。”一个语文老师应当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特别是音乐修养。音乐是养人的。尼采说:“不懂音乐,人生是一个错误。”这话说重了。不过,音乐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我酷爱京剧,喜欢听,喜欢唱,喜欢拉胡琴,须臾不可离开。京剧给我的太多。它丰富了我的“知识背景”,丰富了我的情感,启迪了我的智慧。一个老师应当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责任感。我常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好人,情感丰富的人,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很快进入文本,自然也就会朗读得声情并茂。总之,老师要具备消化教材的胃,这个胃就是“品位、道德、智能”的总和。这个胃是靠勤劳和汗水,长期修炼得来的,而且还得天天充电,不然它会萎缩。文章来源:源创图书《教海漫记》(特别纪念版),于永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